為確保玻璃產品在建築或室內裝修中的安全性、穩定性與美觀性,安裝過程需遵循正確施工流程與技術規範,避免破裂、滑落、受潮與後續維修困難等問題。以下為玻璃安裝常見流程與注意事項,供現場工程人員與設計師參考:
安裝前須確認玻璃尺寸、厚度、邊角加工形式是否與設計圖一致,並檢查有無裂痕、爆邊、氣泡、雜質等缺陷。安裝現場應清理乾淨,避免砂塵影響玻璃與結構膠的附著力,亦需確認支撐框架已穩固,無鬆動或鏽蝕情況。安裝人員應穿戴防割手套,並使用吸盤工具搬運玻璃。
玻璃安裝應留有適當膨脹間隙(一般建議每邊 5~10mm),避免因熱脹冷縮或建物微形變動造成玻璃擠壓破損。鋁框或鐵件結構需安裝防震墊片或彈性材料,減少玻璃與硬接點之直接碰撞,提升抗震與吸震性能。若使用乾式系統,需考量玻璃裝配進槽深度及邊壓均勻性。
玻璃黏貼與固定通常會使用結構膠(如矽利康、PU膠等)與密封膠。應選用經耐候測試並與玻璃及金屬框相容的產品。施作前建議進行相容性測試,以防膠材與玻璃塗層產生化學反應。打膠前,應以酒精或中性清潔劑將接著面徹底清潔,並使用分隔紙確保膠線筆直、美觀。
如使用電控玻璃(PDLC)、LED玻璃等電子型玻璃,除安裝本體外,尚需同步考量電源線路之配置、遮蔽與防水處理。需預留電源接頭空間與測試通電後之功能穩定性。若為夾層藝術玻璃、噴砂或壓花面材,則應注意花紋朝向與視覺面位置的一致性,避免視覺誤差。
安裝完成後,應進行全面檢查:包含垂直度、水平度、膠縫均勻度、玻璃平整度與穩固性。清潔時應使用中性玻璃清潔劑與柔軟布料,不可用酸性或研磨性材料。電控玻璃應定期通電測試,避免長期不啟用造成液晶老化。